Custom Search

2008年10月28日星期二

别错过槟城的万圣夜 Don't Miss The Halloween in Penang


一年一度的扮鬼搞怪的万圣夜快到了,你准备了吗?

万圣夜(halloween)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曾受西方国家殖民的槟城也留下了庆祝万圣夜的传统。10月31日的夜晚,槟城肯定有多个庆祝万圣夜的热点,Party、南瓜、鬼面具,灵异但不恐怖,让你尽情狂欢!

万圣夜英文称为“Halloween”,是“All Hallow Eve”的缩写,是指万圣节(All Hallow’s Day)的前夕。因此,把Halloween称为"万圣节”是错误的。

西方世界传统上认为万圣夜是鬼魂最接近人间的时刻,这个传说与华人的盂兰节类似。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阿诺卡(Anoka)号称是“世界万圣夜之都”,每年都举行大型的游行。

在欧美国家,万圣夜的主要活动是“不给糖就捣乱”(Trick-or-treat)。小孩装扮成各种恐怖样子,逐门挨户按响邻居的门铃,大叫:"Trick or Treat!"(意即不请客就捣乱),主人家便会拿出一些糖果、巧克力或是小礼物。小孩一晚取得的糖果往往以袋计算,整袋带回家。

万圣夜的服饰近年来不再局限于鬼魂、食尸鬼、巫婆、蝙蝠、黑猫、猫头鹰、精灵、僵尸、骷髅、吸血鬼和科学怪人等恐怖吓人的装扮;颜色也不再是传统的黑色与橙色而已。现代的万圣夜Party已类似化装舞会,角色模仿的打扮已经越来越普遍。

别错过了,槟城的万圣夜。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

槟城吉隆坡63令吉 Penang - Kuala Lumpur : RM63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马航)最近猛打“你看到的就是你要付的”口号,再度推出廉价机票,其票价已包含燃油费、机场税与保险费。最低的单程票价是54令吉。

吉隆坡往槟城或槟城往吉隆坡的单程票价只售63令吉。目前往返槟城吉隆坡的豪华巴士的单程票价是62令吉,与马航的票价只相差1令吉。也许马航的促销活动能带动更多人乘搭飞机往返吉隆坡槟城,甚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槟城观光。

这项促销活动的售票期将于2008年11月9日截止,大家尚有两周的时间上网购买机票。而旅游时间是2008年12月11日至2009年7月31日。

但是,并不是每个日期的航班都有促销价,节日与学校假期的黄金时段就不打折了。马航定下的不进行此项活动的时间段如下:2008年12月20日—2009年1月4日;2009年1月21日—2009年2月2日;2009年3月6日—2009年3月16日;及2009年5月22日—2009年6月8日。

大家留意了,马航的这项促销活动只限预订L级经济舱,而且购票后不能更改行程或要求退款,行动前先三思而行吧!

2008年10月26日星期日

槟城新琼安饭店 Penang Hainanese Restaurant


不老槟榔推荐:古早味老字号海南饭店-新琼安饭店。

新琼安饭店综合了海峡华侨和娘惹社群的食物文化,更是早期漂洋过海的中国海南人在南洋谋生的铁证。它创立于1941年日本统治之前那多事之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经营岁月,如今传至第二代子孙。老字号老招牌至今仍然屹立槟城乔治市中心牛干冬一带(十七间门牌二号),平日接待许多熟客,尤其老辈的多。

新琼安饭店是由四十年代初在槟榔屿谋生计的一群琼州同乡所创办,一同其他本地老字号为槟城享有“美食天堂”美誉作出了不可质疑的集体贡献。华社群众大多都认同海南人是饮食业的主导人,这和海南人在马来西亚扎根的历史密切相关。话说海南人,俗称琼州人,是众多华人社群当中较迟来番(南来) 的一群。由于来得迟些,许多工作和职业已经供不应求。因此,海南先贤选择了投身饮食业。

在英治时代,许多海南人被英统治者和其他上流社会人士指定为聘请厨师的必要条件。当年的海南人许多被洋人及富裕西化的土长华人(娘惹社群) 家庭聘请为帮俑或厨师,连英军军营或政府机关里打理伙食的几乎都是海南人。经过时间的流逝,海南人便被认同为饮食业的先驱。

乔治市是一座英殖民古城,许多战前建筑融合了欧洲、中国和本地马来文化的艺术特征。新琼安饭店周围古建筑抬头可见,让人们亲身体验那英殖民时代的风貌。除此之外,店内也有类似的古老风情。

新琼安饭店地址: 2, Lorong Chulia,10200 Pulau Pinang, Malaysia.
电话号码 : +604-2614786.
营业时间 : 上午10时至下午2时, 下午5时至晚上8时.
休息日 : 每两星期的一个星期一
交易 : 现金
新琼安餐谱

(鸣谢yapisland的照片)

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

乔治市与乔治三世 George Town & George III


1760年10月25日,英王乔治三世 (King George III) 继承驾崩的乔治二世,开始了近60年的统治。乔治三世虽然没有到过亚洲地区,但是当时的英国人已经开始在海外殖民拓荒。1786年,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莱特登陆槟榔屿后,将岛屿上的东北部发展为城镇,该城镇取名为乔治市(George Town),就是纪念当时的英王乔治三世。

乔治市于1957年1月1日升格为市(City),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升格为市的城市。但是,1976年新的地方政府法令生效后,乔治市市议会与槟岛乡镇议会合并,乔治市的地位就开始模糊,而George Town这个名字亦逐渐让人遗忘。

2008年7月,乔治市连同马六甲以“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城市”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乔治市”这个“历史名称”再度成为槟城人和世人的焦点。

谁是乔治三世?根据维基百科,他的简介如下:

乔治三世(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生-1820年1月29日卒),全名乔治威廉腓特烈(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60年10月25日即位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至1801年1月1日后因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组成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而成为联合王国国王,直到1820年驾崩为止。乔治三世同时为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因此在1814年10月12日成为汉诺威国王以前,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汉诺威的选帝侯。乔治三世为汉诺威王朝的第三位不列颠君主,是首位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诺威王朝君主,而事实上,乔治三世从未到访过德意志地区。

乔治三世漫长的统治,见证了其王国与大片欧洲大陆进行的一连串军事冲突。在他的统治初期,大不列颠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并使大不列颠压倒欧洲各国,成功支配着北美洲及印度地区。不过,随着大不列颠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战败,乔治三世在美洲失去了大量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独立最终促成美国立国。此后,乔治三世参与了一连串的反法战争,反抗拿破仑及革命后的法国,这些战争最后以拿破仑在1815年被击败而作结。

乔治三世晚年的管治备受精神问题困扰,其精神病最初仅反覆出现,但后来却演变成永久性的精神失常。乔治三世的病情曾令当时的医学界大惑不解,但现今学者一般相信他所患的是噗瑳症(Porphyria)。噗瑳症是血液病的一种,能够透过服用毒药砒霜而引发,而根据近世研究,亦的确发现乔治三世留存后世的头发样本中,存有高含量的砒霜。乔治三世在1810年最后一次病发后,其太子威尔斯亲王乔治以摄政王身份代为统治。乔治三世在1820年驾崩后,威尔斯亲王继位,是为乔治四世。

历史学界对乔治三世的生平研究往往犹如“万花筒般观点多变”(kaleidoscope of changing views),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受到历来传记作者的个人偏见所局限,以及受有限的历史史料所影响。

2008年10月24日星期五

联合国日 United Nations Day


2008年10月24日是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同时也是《联合国宪章》生效和联合国正式成立63周年纪念日。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从酝酿到成立历时数年。根据网上搜索得到的资料: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国、日本、意大利法西斯作战的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26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宣言》,强调在打败共同敌人后建立一个拥有广泛普遍安全制度的世界秩序,并第一次采用“联合国”一词。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尽快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1944年8月至10月,苏、英、美3国和中、英、美3国先后在华盛顿讨论并拟订了战后建立国际组织的建议案。1945年2月,苏、美、英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就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国一致原则达成协议,并决定召开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50个国家的28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同年6月25日,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于26日举行了宪章签字仪式。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在得到多数签字国批准后自动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51个签字国(波兰后补签)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1947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从1948年10月24日的第一个联合国日,2008年的今天是第61个联合国日。

1957年9月17日,马来西亚(当时是马来亚)成为会员国。

世界各地传统上举行各种关于联合国成就和目标的会议、论坛和展览会,也会在主要建筑物升上联合国旗帜以示庆祝。1971年,联合国大会建议会员国把这一天列为公共假期。在马来西亚,10月24日还没有列为公共假期,除了在吉隆坡的联合国大厦,相信主要建筑物在当天应该不会有联合国旗帜飘扬。

今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会议上,槟城的乔治市(George Town)与马六甲(Malacca)成功以“马六甲海峡历史城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的乔治市配合今年度的联合国日是否有庆典安排?槟城人能否见到联合国旗帜在迎风飘扬?拭目以待吧!

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

槟城二桥将全面开工 Penang Second Bridge Takes Off


2008年10月20日,槟城第二大桥有限公司(Jambatan Kedua Sdn Bhd)给中国港湾签发“授标函”。这标志着槟城第二大桥(Penang Second Bridge)项目合同正式全面生效,建桥工作也会随即开跑。

合同总额为6.8亿美元(RM23.8亿),合同工期为42个月。项目包括:主桥和引桥下部结构及基础。槟城第二大桥项目是目前中国企业在境外实施的最长的跨海桥梁项目。在中国海外建桥史上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槟城第二大桥设计全长22.5公里,其中陆上引桥6公里,跨海桥16.5公里,桥面宽28.8米,双向4车道加双向摩托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总投资10亿美元(RM35亿)以上。是第九个马来西亚计划(2006-2010)的优先发展项目。项目建设工期从正式开工计算大约需要三年时间完工。

此次马中合作建桥意义重大,首先,槟城第二大桥项目是迄今马中两国间最大的合作项目。项目的建设可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的水平,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其次,槟城是马来西亚北部地区交通中心枢纽,一个国际和区域性的工业、商业和旅游中心。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交通量的稳定增加,现有跨海大桥交通已经严重饱和。槟城第二大桥的建成,将进一步带动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第三,槟城第二大桥建成后,作为能够俯览全城的丰碑建筑,可为当地人民乃至全马来西亚人民提供一个既实用又极具观赏价值的桥梁,成为槟城新地标和新的旅游资源,将是马中两国友谊的象征。最后,在合作建设过程中,马中两国建桥企业还可以互相交流建设方面的成熟技术,共同提高建桥水平。

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

街道易名 Changes Of Street Name

日前,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的著名街道亚罗街(Jalan Alor)被市政厅易名为可佐拉路(Jalan Kejora)。亚罗街因为沿路的小贩与大排档而闻名,是海内外游客寻找马来西亚美食的主要地标。它一夜之间变成可佐拉路,难怪当地议员猛跳脚,拉记者到街上指指点点,最后市政厅会将之还原吗?没有人知道。

其实在较早前,吉隆坡新街场(Sungai Besi)的高要街(Kuyow Street)被易名为Jalan Suasa 1,音译可以是“散沙一路”,却不见华人议员或广东高要籍贯的人士抗议,任由新路名取代了旧路名。

道路易命对人民而言,常常是无奈亦无辜的。在槟城,特别是槟榔屿也发生了无数起街道易名的轶事与风波,信手拈来如下。

1) Jalan Scott 易名为 Jalan Ramanathan
Jalan Scott易名引发的风波,现今乃为人津津乐道,当时地方政府为了纪念曾任乔治市(George Town)市长的拉玛那登,而将槟城非富即贵阶层居住的苏格路易名为拉玛那登路,道路的易名并不能被当地居民接受,结果是新名字路牌被人塗雅和蓄意破坏,地方政府更换了无数次路牌后仍然不断被人破坏,恼羞成怒下,最后将新路牌挂在超高的路牌柱上,路牌高高挂,蔚为槟城的奇观。

2) Jalan Batu Lanchang 易名为 Jalan Tan Sri Teh Ewe Lim
上世纪80年代,曾任槟城立法议会议长的郑耀林去世,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政府将峇都兰樟路易名为丹斯里郑耀林路。其实,郑耀林在世时是柑仔园(Dato’ Keramat)的议员,与峇都兰樟路没啥关系,当时的峇都兰樟路已是槟城的热闹街道,商店林立,并没有易名的必要,结果当地的居民和店东还是要更换地址。

3) Lebuh Prangin 易名为 Jalan Dr Lim Chwee Leong
Lebuh Prangin这条街道的易名,槟城前任行政长官(首席部长)林苍佑获得第一孝子的美名,因为新街道名字以他的父亲林萃龙医生命名。虽然易名多时,老槟城还是管它叫“港仔墘”。

4) Lebuh Pitt易名为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
当时华人大会堂的领导人吁请政府将Lebuh Pitt易名为“华堂路”,也有人建议改为“亲善路”,结果政府出奇的将名字短短的Lebuh Pitt易名为名字长长的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后来槟城华人还是习惯把它称为“椰脚街”。

5) Lebuh Hong Kong易名为Jalan Cheong Fatt Tze
槟城原有一条张弼士路,以纪念这位客籍大亨和马来西亚现代化华文小学的创办人;后来让路予光大(Komtar)发展计划而消失。在人民争取下,政府最终将张氏清河堂附近的Lebuh Hong Kong易名,让张弼士路重现。易名后槟城人却对“香港巷”这个旧街名念念不忘,沿用至今。

6) Jalan Gelugor, Jalan Sungai Nibong & Jalan Bayan Lepas 易名为Jalan Sultan Azlan Shah
马来西亚第九任国家元首苏丹阿兹兰沙陛下莅访槟城,各级政府官员手舞足蹈取悦龙颜,将槟城机场至乔治市的三条道路易名,统称为苏丹阿兹兰沙路。结果苦了人民,也苦了邮差叔叔。

地方政府街道命名小组的工作准则与流程是什么?人民不知道。不老槟榔认为街道命名的准则必须开诚布公,流程应该包含跟地方上的人民交流,听取民意后才作决定,而不是一厢情愿或“硬硬来”。不老槟榔不反对以街道命名纪念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先贤,但是,纪念先贤可以选择在新建的街道命名,而不必将原有街道易名。

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

槟城生态旅游宝藏 Eco Tourism Treasure of Penang


槟城政府终于发掘了槟榔屿(Penang Island)西南区的宝藏,将它列入地方发展蓝图,以发展该地区成为自然生态农业旅游新景区。

不老槟榔认为,槟榔屿西南区是上天给予槟城的瑰宝,它的朴素悠闲与东北区的繁华紧张成了强烈的对比,是舒解压力、调整心情的好地方。之前尚担心它会不断被屋业发展蚕食,渐渐失去原有大自然的美丽,读了《光华日报》的报导后,终看到它已被列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新景点,相信当地的大自然生态也会被重视而加以保护。

其实该区的自然美景和美食已经为喜好生态旅游者所熟悉,但是这些人主要还是槟城人。如果要把西南区介绍给海外喜好生态旅游的游客,确实需要政府和地方上的努力和配合,让这块宝藏散发光芒。


光华日报
趋向自然生态农业游 西南区景点列发展蓝图
二零零八年十月十四日 晚上十一时二十九分

(槟岛西南区14日讯)在修改中的槟岛市政局地方发展蓝图中,西南区景点将与成功入遗的乔治市平分一杯羹,西南区多个地点被发掘并名列发展蓝图中,而这些地点趋向自然生态和农业旅游。

杨顺兴:开拓槟旅游版图
槟岛市议员杨顺兴受访时指出,被列入蓝图中的西南区景点包括浮罗的双溪槟榔港口、班台亚齐、浮罗勿洞、双溪鲁沙、峇都茅和公巴等,这些地点都适合发展自然生态、农业和民宿旅游。

他说,修改中的地方发展蓝图,是拟定未来12年的槟岛旅游发展计划,为了更全面开拓槟岛的旅游发展版图,市政局将平衡乔治市和西南区的旅游发展,特别是西南区,当局将提议开发一些新的景点,给槟岛旅游注入生气。

杨顺兴说,市政局拟定的发展蓝图主要是提出概念和建议,届时将与槟州旅游委员会配合,打造所敲定的潜质旅游景点。他继说,有关发展蓝图目前仍在讨论阶段,今年杪方能敲定,届时将公开给公众提供意见。

谈到西南区旅游景点,杨顺兴指出,市政局在修改蓝图中,希望根据不同的地方文化和特色,平衡各地的旅游发展,就如乔治市有历史古迹文化,西南区有自然生态和农业,各有特色。

体验甘榜风 田园具卖点
杨顺兴举例,浮罗山背广阔的田园正是西南区旅游的卖点之一,还有西南区的甘榜瑟罗诺、浮罗双溪槟榔港口、双溪鲁沙等乡村,是让外国游客体验甘榜风情的民宿旅游潜质景点。

他也说,坐落在西南区的皇后湾广场,是未来发展为购物旅游的主要景点,如此一来,西南区除了自然生态,也有不同的旅游吸引之处,使到当地的发展计划更全面。

“除此以外,我们也发现西南区的海滩,如公巴和美湖海滩虽然鲜为人知,但景色和风光绝不逊色,因此当局也将这些地点列入旅游发展景点中,希望将之打造成为与峇都丁宜海滩不同感觉的阳光与海滩。”

2008年10月5日星期日

《IN PENANG》回来! Welcome Back《IN PENANG》!


槟城的免费旅游杂志《IN PENANG》于2008年10月4日在槟城依恩奥酒店(E & O Hotel)举行复刊仪式。

《IN PENANG》杂志于2006年4月创刊,每两个月出版一期,是一份介绍槟城旅游资讯与情报的英文杂志,内附旅游景点路线图和槟城近期活动。该杂志分发到槟城的酒店、旅游景点、游客咨询中心,甚至星巴克(Starbucks)等,免费让游客索取。

《IN PENANG》杂志创刊以来,都获得当时的槟城州政府2万5000令吉的拨款资助。308后,新政府中止了给予《IN PENANG》资助,使该刊物失去主要赞助机构而酝酿停刊。数月后,隶属中央政府的槟城旅游行动理事会宣布将继续以每期2万5000令吉资助《IN PENANG》,该刊物终于脱离停刊的厄运,重新出发。

一般上我们都把“Managing Director”译成“董事经理”,光华日报的记者则将它译为“管理董事”,标新立异乎!以下是光华日报的报导。

光华日报
每两个月发行5万份 庄学腾冀州政府资助

(槟城4日讯)《IN PENANG》杂志管理董事庄学腾,在《IN PENANG》免费旅游杂志重新推展礼上表示,该杂志在过去2年(2006年4月初版)是唯一免费的旅游杂志,每两个月约有5万份发行额。

“旅槟游客需要一份能够提供旅游情报的旅游杂志,因此促成了《IN PENANG》的诞生。而这是一份对槟州旅游业起着重要贡献的杂志,希望州政府能够给予资助。”

他指出,从面对财务危机到重新出发,现今的《IN PENANG》加入了中文解说及素质更佳的图片,也不排除在日后视需求而加入马来文。游客也可从网页上(www.chtnetwork.com),免费下载该杂志的完整版,以更详细规划旅槟路线与景点。